北鬥三号:中國精度新跨越

2018-07-17 2355 收藏至看單

來源:中國網  

2017年11月5日19時45分,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号乙運載火箭,成功發射北鬥三号第一、二顆組網衛星,開啓了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全球組網的新時代。

 

 

1994年,中國正式開始北鬥衛星導航試驗系統的研制,2000年年底建成北鬥一号系統,向中國提供服務;2012年年底建成北鬥二号系統,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;計劃2020年前後建成北鬥全球系統,向全球提供服務。

2009年,北鬥三号工程正式啓動建設。此次,北鬥三号全球組網衛星的首次發射,将穩步推動北鬥三号系統建設,加快北鬥系統盡早服務全球。目前,中國成爲繼美、俄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。

 

 

北鬥三号衛星導航系統空間段由5顆靜止軌道衛星和30顆非靜止軌道衛星組成。衛星采用新一代原子鍾,定位精度将達到2.5米至5米水平。随着北鬥地基增強系統的“加盟”,服務精度甚至有望達到厘米級。

如何解決境外衛星的數據傳輸問題?北鬥三号衛星導航系統采取了星間、星地傳輸功能一體化設計,實現了衛星與衛星、衛星與地面站的鏈路互通。不僅讓“太空兄弟”間信息相通,還能讓它們相互測距,自動“保持隊形”,減輕地面管理維護壓力,成爲北鬥三号系統的一大特色。

在可靠性和壽命方面,北鬥三号衛星控制分系統增加了衛星至少60天的完全自主運行能力,保證了在地面測控站出現故障期間,仍能夠在軌正常工作。此外,北鬥三号衛星設計壽命提升至10年以上,達到國際先進水平。

 

 

目前,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已在農業、漁業、交通運輸、地震救災等領域得到規模化應用,并逐漸進入大衆生活,共享單車、出租車,都可能裝有北鬥導航系統。

到2018年年底,中國将有18顆北鬥衛星發射升空,服務區域覆蓋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及周邊國家。到2020年,将完成35顆北鬥三号衛星的組網,向全球提供相關服務。全系統建成後,北鬥性能将與GPS相當,達到國際先進水平。未來,中國将瞄準世界一流衛星導航系統繼續攀登,并與其他衛星導航系統相互兼容、共同發展,造福全球。

評論 ( 0)

請先登錄 後發表評論

全部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