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鬥三号:中國精度新跨越
來源:中國網
2017年11月5日19時45分,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号乙運載火箭,成功發射北鬥三号第一、二顆組網衛星,開啓了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全球組網的新時代。
1994年,中國正式開始北鬥衛星導航試驗系統的研制,2000年年底建成北鬥一号系統,向中國提供服務;2012年年底建成北鬥二号系統,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;計劃2020年前後建成北鬥全球系統,向全球提供服務。
2009年,北鬥三号工程正式啓動建設。此次,北鬥三号全球組網衛星的首次發射,将穩步推動北鬥三号系統建設,加快北鬥系統盡早服務全球。目前,中國成爲繼美、俄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。
北鬥三号衛星導航系統空間段由5顆靜止軌道衛星和30顆非靜止軌道衛星組成。衛星采用新一代原子鍾,定位精度将達到2.5米至5米水平。随着北鬥地基增強系統的“加盟”,服務精度甚至有望達到厘米級。
如何解決境外衛星的數據傳輸問題?北鬥三号衛星導航系統采取了星間、星地傳輸功能一體化設計,實現了衛星與衛星、衛星與地面站的鏈路互通。不僅讓“太空兄弟”間信息相通,還能讓它們相互測距,自動“保持隊形”,減輕地面管理維護壓力,成爲北鬥三号系統的一大特色。
在可靠性和壽命方面,北鬥三号衛星控制分系統增加了衛星至少60天的完全自主運行能力,保證了在地面測控站出現故障期間,仍能夠在軌正常工作。此外,北鬥三号衛星設計壽命提升至10年以上,達到國際先進水平。
目前,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已在農業、漁業、交通運輸、地震救災等領域得到規模化應用,并逐漸進入大衆生活,共享單車、出租車,都可能裝有北鬥導航系統。
到2018年年底,中國将有18顆北鬥衛星發射升空,服務區域覆蓋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及周邊國家。到2020年,将完成35顆北鬥三号衛星的組網,向全球提供相關服務。全系統建成後,北鬥性能将與GPS相當,達到國際先進水平。未來,中國将瞄準世界一流衛星導航系統繼續攀登,并與其他衛星導航系統相互兼容、共同發展,造福全球。
最新推薦
-
2300中國地鐵:穿行世界的中國制造2018-07-17
-
2355北鬥三号:中國精度新跨越2018-07-17
-
2365天鲲号:啓航中國疏浚新時代2018-07-17
-
2720悟空号:火眼金睛太空“尋妖”2018-07-17
-
3131AG600大飛機:“鲲龍”扶搖而上2018-07-17
-
2129海水稻:“農業荒漠”上結出的豐碩成果2018-07-18
-
1939陶益壯的中國科研夢2018-07-25
-
2053“天宮”爲中國空間站鋪路 太空迎來更多探索者2018-08-08
-
2123中國進入“刷臉”時代 “未來”科技中有更多中國身影2018-08-09
-
2061高鐵要變“飛鐵”?中國“加速”用技術貢獻世界2018-08-10
-
2045當人工智能遇上圍棋:人工智能與人類的“博弈”2018-08-10
-
2091柯潔對戰AlphaGo:探索科技 挑戰極限2018-08-10
評論 ( 0)
全部評論